Akkermansia muciniphila與人體疾病發展現況

發佈日期 : 2023 . 10 . 16
分享:

BMCC_LOGO-橫式.png (36 KB)

蘇偉豪、鄭凱元、廖佑倫 (生醫商品化中心藥品領域)

                 有別於傳統益生菌,近期發現的天然腸道微生物菌群 (gut microbiota) 因具有維持腸道生態系統的穩定,及預防慢性炎症相關疾病的發展等功用,在促進健康以及治療疾病方面被廣泛應用,同時在機體免疫過程中也發揮重要作用,也因此被稱為二代益生菌或次世代益生菌 (next generation probioticsNGP)

                如放線菌門、擬桿菌門、厚壁菌門和疣微菌門等。自2004年來,諸多研究表明,Akkermansia muciniphila (下稱Akk)與肥胖、糖尿病、結直腸炎、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顯著相關。以下就其目前研究現況說明Akk菌與人體疾病的相關性: 

一、減緩代謝相關疾病

                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包括肥胖、II型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和脂肪肝等,患者有逐年增加趨勢。腸道微生物由於可產生多種代謝產物,其中含有可作為黏膜內多種細胞類型訊息分子的結構成分,故可通過調節腸道內分泌細胞合成和/或釋放多種激素,如膽囊收縮素 (Cholecystokinin)、胰高血糖素樣肽1 (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5-羥色胺 (Serotonin)及胃饑餓素 (Ghrelin)等具有調節胰島素敏感性、脂肪儲存和食慾等激素,而影響人體代謝相關系統。

                此外,低度炎症和腸道微生物組成改變是T2DM的顯著特徵。2013Everard等人研究指出,在疾病動物模型 (肥胖/II型糖尿病)的老鼠可觀察到Akk菌數量急劇下降,同年Patrice Cani等人亦指出由飲食造成的肥胖和T2DM的小鼠中Akk 菌的數量也有減少的現象,進而發現了Akk 菌的存在增強了腸道屏障,且與體重增加、脂肪組織炎症反應和胰島素抵抗呈負相關。(完整文章請至檔案下載專區的產業透析報告,登錄會員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