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解密心理壓力促使腸道發炎加劇的生理機制

發佈日期 : 2023 . 06 . 08
分享:

BMCC_LOGO-橫式.png (36 KB)

   

周玟伶、廖佑倫 (生醫商品化中心藥品領域)

日常生活的慢性壓力對於身體的發炎反應有顯著的影響力,許多流行病學的研究認為心理壓力對影響發炎性腸道疾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的嚴重程度尤為明顯,然而腸神經系統 (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 對壓力的反應、腸道發炎的作用卻仍不清楚。

最近美國賓州大學賽斯博士 (Christoph Thaiss)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始於腦部的訊息,經由腸道神經細胞的訊息傳遞,促使免疫細胞引起發炎反應,造成人們的身體不適。該研究為心理壓力如何造成生理上的失調提出解釋,也暗示適度的壓力管理對於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可能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潰瘍性結腸炎 (ulcerative colitis) 及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 為兩種主要的發炎性腸道疾病,腹痛、腹瀉與倦怠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常見症狀,雖然某些人可能症狀輕微,卻可能造成某些人身體虛弱或甚至危及性命。

生命中的壓力事件,比如失業或失戀,都可能促使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生,隨著壓力的湧現,腦部透過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促使腎上腺釋放糖皮質素 (glucocorticoids) 以對抗壓力。

研究人員以潰瘍性結腸炎的動物模式,探究禁錮壓力 (restraint stress) 下糖皮質素如何影響腸道發炎,結果發現糖皮質素的上升,會驅動單核球累積在腸道而造成結腸炎加劇;抑制糖皮質素的訊息傳導,則能預防心理壓力所造成的結腸炎惡化。

研究人員本來以為糖皮質素直接作用在單核球而讓腸道發炎更嚴重,進一步研究卻發現其作用需要透過腸道的神經膠質細胞居間傳遞訊息。

該研究發現當腸道神經膠質細胞在壓力下受到糖皮質素的刺激,一群 eGAPS 細胞 (enteric glia associated with psychological stress) 會藉由分泌聚落刺激因子1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CSF-1) 吸引單核球到腸道,使得單核球分泌 TNF-α 產生發炎反應,本是對抗病原菌的生理作用,卻造成了肚痛如絞的腸道發炎現象。(完整文章請至檔案下載專區的生技新知,登錄會員後下載)